台灣撲克競技的發展史以好幾十年前流傳在普羅大眾間的娛樂活動開始,全台找不到幾個完全沒有玩過撲克牌的稀有人種,然而,真正讓台灣撲克走向專業賽場的撲克牌遊戲正是「德州撲克」。
起步自美國德州,2007年飄洋過海到了遠在亞洲的澳門賭場,首次引入便獲得撲克玩家們的喜愛,德州撲克風潮同樣也吹到了台灣,經過台灣撲克圈一步一腳印的成長,終於從娛樂遊戲走到了在台灣擁有極高潛能的競技運動項目。今天PokerTaiwan將帶撲克玩家回到十多年前,讓大家看見德州撲克在台灣的發展,究竟台灣撲克是如何從單純娛樂到專業賽事的呢?且聽我們娓娓道來!
競技元素初現,探討台灣撲克如何走向專業賽場時代
從2007年亞洲逐漸颳起德州撲克旋風,到2017年德州撲克競技發展協會初在台灣建立,在這漫漫十年間德州撲克循各種管道更深入台灣民間,自此,便進入的台灣撲克的飛速發展期;2018年台灣教育部體育署成為俱樂部的指導單位,跨出了獲得官方承認的第一步,同年該協會與國際競技撲克聯盟IFMP簽約成為會員國,擔任台灣唯一的會員窗口,並開始一連串與國際撲克品牌的賽事合作,更舉辦台灣獨有的撲克賽事龍魚金盃;隔年更與具有指標性的亞洲撲克巡迴賽(APT)及世界撲克巡迴賽(WPT)簽訂三年賽事合作協議,台灣撲克與國際撲克接上軌道,更成為亞洲地區的撲克發展重鎮之一;與此同時,Natural8等線上撲克平台也如雨後春筍般相應而生,並且與如WSOP 、 APT 、JHR、WEPC、Battle of Malta等國際知名撲克品牌進行合作,彼時的台灣撲克正式進入了線上與線下同時發展的時代。
發展至此,於台北華人撲克協會舉辦的WPT世界撲克巡賽台北站時,更邀請到時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親至現場剪綵,也是撲克競技廣泛被認同的重要表徵。提到德州撲克已不再是充滿偏見的賭博標籤,更獲得教育部體育署的認可,與電競同為近年急速發展的競技運動的項目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社會與撲克玩家們不僅從撲克感受到了娛樂趣味,也開始意識到撲克所蘊含的競技元素,媒體更針對代表台灣出賽的撲克國手冠以台灣之光的稱號,撲克在台灣的發展已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地特色塑造,看見台灣撲克怎麼展現落地生根樣貌
除了官方認證,台灣撲克的發展歷程,也少不了地方文化的推波助瀾,撲克不僅僅是一種透過娛樂場所才得以進行的遊戲,更逐漸成為了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好比說在學校,聯誼畢旅絕對不能少一副撲克牌,老師們甚至會使用撲克牌作為教具;逢年過節打牌討個好彩頭更是必帶儀式,可以說撲克牌早已深入民間,甚至也有專業的撲克平台,以因應玩家對撲克知識的學習需求,例如以提供撲克策略教學、俱樂部及賽事情報見長的PokerTaiwan、以提供多種賽事與獎金優惠的Natural8,作為線上撲克發展的縮影,Natural8為具指標性的的線上撲克平台,在Natural8的撲克玩家能在保有隱私的前提下隨意入局享受遊戲,坐擁數位技術並具備多元遊戲選項;同時提供更好玩家的鍛鍊升級的國內外賽事機會。
許多人會說台灣傳統桌遊其實是被稱為國粹的麻將,撲克則是其次,但事實上撲克深入民間的程度,甚至已經到達了與台灣的傳統麻將文化完美融合的地步,例如台灣常見的大老二。包含麻將桌上的禮儀與禁忌也常常化用在撲克牌桌上,甚至在玩法上還產生了「麻將撲克牌」這類混血兒娛樂項目,台灣的撲克圈更是開始探索規則上的變種,使遊戲更貼近當地的玩家;同時也孕育了各種相關的賽事,如取自「身形似魚,引人來犯,但智慧卻是人中之龍,象徵著撲克遊戲中的最高智慧。」的龍魚金盃,這些賽事突顯了台灣撲克的獨特風格,從而使得台灣撲克走向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方向。
撲克崛起!且看台灣撲克競技的未來發展性!
台灣撲克的崛起不僅僅是一場從娛樂到競技的演進,更讓撲克在台灣站穩腳跟,更使得台灣的撲克文化展現出獨特的地方風貌,並成為台灣娛樂與競技領域的一顆璀璨明珠。然而,台灣目前對博弈遊戲有著嚴格的法律限制,連帶德州撲克玩家直到2022年依然有被起訴的案例,即使最後因為被認定為競技項目而獲無罪,卻仍然相當擾民;而雖然台灣撲克的賽事環境越來越好,但與撲克觀光相關的法規並沒有跟上,比方說要繳所得稅卻無讓各國選手消費退稅的良好稅務機制等,制度面要與德撲賽事現況貼合,顯然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我們相信,德州撲克在台灣的受歡迎程度逐漸提高,並且有許多國際賽事和線上撲克平台可以讓人們體驗這個競技遊戲,因此,我們可以想見,德州撲克在台灣的發展前景仍然令人期待。